你为什么勤劳而不富有
你为什么勤劳而不富有
陈志武最近抛出了7个关于财富的问题:
1、为什么金融对普通人更重要?
2、中国人为什么爱存钱?
3、马化腾何以比乾隆更有钱?
4、为什么说养子防老是不道德的?
5、为何中国人以前有婚姻但没爱情?
6、你为什么勤劳却不富有?
7、你为什么富有但不幸福?
问题看似普通,但反思自身,必然会遭遇7问中的任何一问
对于普通人来说,如果只是靠月工资,没有投资、没有财产性收入,那么,你就很难富有。
但普通人并不理解这样的原因,他们疲于奔命且常常为自己紧巴巴的生活而哀叹。究其原因,在一般人的教育构架中,常常忽视财富观的构建,或者说也不具备构建财富观的客观条件。
1999年,陈志武在成为耶鲁大学教授之后,一直苦闷于找不到一本适合普通人学习金融的教材和课程。因为大学金融课教材,尤其是MBA课程,都太侧重技术性或者只关注操作细节,而一般的经济学教材又对金融价值谈得太少,或者侧重于货币金融学。所以,开一门适合国民学习金融的课,以通俗语言讲解金融的逻辑,既讲到主要金融市场和一些操作性知识与技巧,又谈到金融的社会价值是非常有必要的。
基于此,陈志武一直想开设一门适合国民学习金融的课,并且写一本这样的书,这门课会避免抽象的理论和数学模型,而是以通俗语言讲解金融的逻辑,既讲到主要金融市场和一些操作性知识与技巧,又谈到金融的社会价值,尤其是为什么金融是个人自由、妇女解放的基础。
于是,《陈志武教授的金融课》由此而生,在这门为期一年的课程中,陈志武概括了过去三十余年里他对金融的学习与研究认知,并重点回答了几个问题:
第一, 金融是什么?是怎么来的?
第二, 金融能帮你做什么?如何帮你致福,并解决未来生老病死方方面面的风险?
第三, 在金融市场出现之前,传统社会靠什么完成金融工具要做的事?如何从金融角度解读传统习俗、文化,包括婚姻、家庭以及儒家等文化的演变逻辑?
第四, 你要创业,或者要把公司做大做强,如何利用金融市场实现你的梦想、确立最优商业模式?
第五, 为什么各国金融发展状况千差万别?金融发展好与坏、多与少,到底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有什么影响?在中国经济处于交叉路口之际,到底该“脱虚向实”,还是“脱实向虚”?
简单看下陈志武对这些问题的阐释:
你如此努力还这么穷的原因是在于:没有投资收入。
陈志武在课程中讲到,在没有金融市场的传统社会里,财富是一个狭义的东西,是过去剩余收入的累积。当我们说“张三很富有”,意思是他过去赚了很多钱,没有花完留下来了,这是过去收入的概念。
但是,如今有了金融市场之后,财富不再只是过去剩余收入的累积,更重要的是包括了未来收入的贴现值。也就是说,今天说到的财富是过去收入和未来预期收入之和。